北大精英自嘲为废物:名校不能承受之重(图)
2004年05月13日10:14 千龙新闻网
在北大未名湖畔读书是很多学子的梦想
[千龙网记者赵玥5月12日报道]近日,一名北大毕业生在北大知名网站“一塌糊涂BBS”上发出帖子,声称自己是“北大培养的废物”,一时间激起千层浪,引起众人的关注和讨论。堂堂北大毕业生怎么会成了“废物”?全国闻名的北大何以会培养出“废物”?而国内其他名校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心态?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名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的毕业生,揭开这个“废物”之谜。
北大“精英”成了无能“废物”?
记者在“一塌糊涂BBS”上找到了这篇贴子,作者写道,“我是1997年从北大毕业的,我告诉大家,那年,我们系毕业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99%都是废物。我认识的很多北大校友现在都混得惨不忍睹……这些人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计也成问题。”
北大毕业生究竟混得怎样?他认为是“很差,真的很差”。文中提到,“回想在我们之前80年代的老北大生,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已经失去了。”作者认为北大的学生丢掉了“精神”,他们除了顶着北大的牌子之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而北大人的谋生能力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比,优势也并不明显。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怀着疑虑找到了2001年毕业的北大学生中文系学生小龚,一听到记者的问题,他便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我也是废物。”
小龚告诉记者,他们那个系有七十多名学生,毕业的时候大约有三分之一留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出国或者去了外地。为了多一条出路,小龚大四上学期报考了国家公务员,在几次求职失利后,他以公务员的身份应聘到了一家政府机关。
“我现在的工资全部加上,每月也就是三千元,只够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小龚在母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每月房租八百。同屋的两人都是大学时的同学,其中一个已经辞职,准备考研。
“我们都混得不怎么样。”小龚来自湖南,1997年以637的高分考入北大,至今在他老家的高中还是老师津津乐道的模范学生,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太愿意说自己是北大的毕业生,而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刚考进北大的时候,还飘飘然的,对以后的生活有许多设想,现在越来越实际了。”
在校四年,每周六下午都是小龚和同学固定的踢球时间,但现在他们已经有三年没到球场了。小龚的同屋对记者说,他们现在越来越懒,不看书,不运动,对工作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没有成就感”是记者采访的名校毕业生最常说的一句话。
“名校学生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今年大四的清华自动化系学生小李这样对记者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李本科毕业后将继续读研,“班上的同学跟我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读研和出国两条路,找工作的很少。”
然而,读研和出国只是小李他们逃避就业压力的对策之一。“社会上一提到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应该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资,有很好的出路,其实不是的。”小李告诉记者,选择继续深造是他们不使自己变成“废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究竟是怎样从“精英”变成“废物”的,小李和他的同学都没想通。
名校学生求职屡屡集体遭拒
事实上,早在2002年的“北京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知名公司就对名校学生敲响了警钟。该年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招聘条件上就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启事,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吴沁玫的理由是:“公司曾经用过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成功。”
而根据最近进行的一项对中化集团、西安铁路、光通伟业等国内5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中对北大毕业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但是表示“坚决不招聘北大毕业生”的企业却达到了34%。
大多数企业认为,名校毕业生强调个人的主张,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个性一般比较强,而且不管在哪个企业工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业也不安分。另外,名校毕业生的要价比较高,也成为遭到拒绝的理由之一。
据了解,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城市一般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消费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如果考虑地区物价差异的因素,这些城市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不会高于全国水平。
在今年的北大2004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也主动澄清:“现在毕业生基本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像北大今年已经签约的300多名毕业生中,有个别毕业生月薪才1000多元也签约了。”
对于集体遭拒,不少名校学生认为,社会对他们的过高估计是造成他们变成“废物”的一大原因:刚毕业就要求具备工作经验,或者要求新人不经过任何锻炼就能独挡一面,这对于生活在“象牙塔”的学生而言,的确是有点勉为其难。
而一些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印象中,名校毕业生“能力强、素质高”,但实际上,由于长期被社会和媒体吹捧起来的心理优势,一部分学生一方面不愿降低职位、薪金,另一方面又忽略了自身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事实,同样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中落得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评价。
盲目追求名校造成学生心理落差
为什么名校学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盲目追求名校是使一部分人错误定位,造成巨大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
“1996年,我报考了人大新闻系,这是当时最火的专业。”现在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朱小姐告诉记者,在进入大学之前,她对她所报考的专业没有丝毫了解。
在以绝对高分考入人大新闻系后,朱小姐松了一口气:“当时没什么想法,觉得人大是名牌大学,学的又是最热门的专业,找工作肯定不成问题。”
由于学校有在大三时实习的惯例,1999年,朱小姐选择了一家电视媒体进行过为期半年的实习。当时也是中国的媒体发展得比较迅速的时期,在目睹了周围的媒体人红火光鲜的工作、生活后,朱小姐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各种美好的想象。
其实,以她当时的表现,只能算勉强合格,但由于没有工作压力,实习结束后她还是满怀自信地回学校上课,等待毕业了。
毕业以后,朱小姐应聘到北京市一家电视媒体,但是干得并不太好。她认为在学校学习的很多东西都用不上,而同样的,单位领导对于她的表现也不是很满意。
随后朱小姐又换了几家媒体单位,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我有一个同学更惨,在人大读的本科,考了北大的研究生,最后工作时还被同事奚落是‘学历最高,发稿最少’。”顶着“名校”的光环,却没能带来工作和事业的一帆风顺,这令很多象朱小姐这样的人始料不及。
朱小姐现在在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干得相当不错,工资已经超过了她在媒体时所能拿到的最高工资。虽然彻底转了行,但是朱小姐没有丝毫后悔,她说:“其实我并不适合做记者,但是那是当时最好的专业、最好的学校,想都没想就报考了,错误定位白白浪费了好几年时间,毕业差不多两年里根本没有什么起色。”
名校背景只是进入社会的一张名片
“名校背景只是你的一张名片。”工作了近四年的小管面对炒得沸沸扬扬的“废物”之争,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小管是北大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商业银行,现在已经升职做客户经理。
毫无疑问,小管属于混得比较“滋润”的毕业生,被划出“废物”之列。在问及名校背景对他找工作是否有利时,小管很肯定地回答:绝对。他告诉记者,招聘时用人单位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和学校,但一旦到实际工作中,名校和非名校之间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考进名校可能只是代表你的学习能力强,而工作能力是在实践中检验的。”
“越是名校毕业生,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小管认为,现在社会把名校毕业生炒得太过了,“关注度太高,并不利于学生得发展。我和很多人一样,巴不得自己的学校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工作以后就明白了,关注越多,加在你身上的砝码就越重。”
在他看来,企业和学生双方的过高期望是造成名校毕业生成为“废物”的重要原因。社会的过度关注错误地影响了企业的判断,使他们以为名校毕业生每方面都很强,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也受到此类误导,自视甚高而忽略了实际能力,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他的看法在社科院研究员王震宇那里得到印证,王震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对名校学生期望值高是正常的,但要适度;同样道理,名校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也应当适度。
被过度关注成为名校的难言之隐
实际上,社会的过度关注所波及的不仅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还影响到了名牌大学自身的发展。
在采访中,虽然清华等名校不愿承认社会对他们有过度关注的现象,但从高频率的曝光率已经可以窥见一斑。而北大的赵为民老师则坦言,现在社会对于北大,的确是过于关注了。
“说实话,北大的确需要一个好的环境。”赵老师所指的“好的环境”,是希望媒体和社会对学校的事务能关注少一点,为北大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氛围。“过度关注让学校不能很好地发展教育,我们希望更加安静一点,不要动不动就拿北大说事。”他告诉记者,北大现在已经刻意低调,他们希望能务实、稳妥、扎实地进行一系列工作。
由于北大的特殊地位,几乎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甚至它的动态成为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的风向标。记者在网上用gogle搜索引擎随意一搜“北大”,出现的相关信息就多达1,600,000 条。
而在记者和一些名校教师的私下交谈中,他们也承认,目前社会的过度关注让学校和学生都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和一些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学校相比,这些名校不仅要在教学、就业、科研方面起到楷模的作用,甚至一些常规性的日常事务也会被认为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的结果无疑会令它们如履薄冰,缩手缩脚。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震宇举例说,比如学校在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改革措施时,本身就还在摸索中,但因为地位特殊、关注过度,可能发展成全国都要以它作为榜样,毫无疑问不利于学校的改革。
而另外一些专家的观点是,过度关注不仅对学校的日常校务工作造成压力,也会对学生造成压力,甚至引发他们产生不正常的心态,盲目乐观、荒废学业,这是产生“北大废物”的根本所在。
联系人:
联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