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蛮感激自己能做中国人

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出国了,剩下的也在抱怨自己不能时运不济,投胎到了中国。与朋友开玩笑时,也常常自嘲前世造业,落得今生的下场;实则,在内心深处,还是蛮感激自己能够生于长于的这片土地。
    诚然,在今天的中国,不是生于官宦商贾之家,就要遭遇太多的无奈。多少次感叹于官场的腐败,社会的不公,在特权横行的中国,勤劳致富无异于一个遥远的梦。我也曾遇到些许风风雨雨,所幸生活大致还是平稳的。后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也学了热门的紧俏专业,虽不能富贵,衣食倒也不愁,实在没有什么抱怨的。
    然而,真正让我难以割舍的,是那几千年的文化。
    或许,有些东西注定是要刻在骨子里的,想摆脱的摆脱不了。考学时不喜欢一切文科的科目,语文,历史,政治。甚至为了不参加高考,也曾尝试搞搞竞赛。若干年后,在岭南平生第一次遇到台风,当同学讨论着台风的成因时,我唯一能想起的竟然是宋玉的那句“风起于青萍之末”——命运总是琢磨不清的。
    年岁渐长,过去那些避之唯恐不及的糟粕,却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途经的山山水水越多,心中对中华文化就愈加敬重。我们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震撼,“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壮阔,也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适和“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柔情。就像有人说的,单单是“江南”二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割舍不能。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乡再好,也终究抵不过故土的点点滴滴。尝遍人间百味,真正百吃不厌的,仍是故乡的蓼茸蒿笋;看尽了喧嚣浮华,唯一放不下的,还是乡音乡土,落落清欢。陈寅恪归国时一腔热血,最后却落得“四海无人对夕阳”的下场;邓稼先毅然回国,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我想,纵使有机会再做选择,他们也会不犹豫的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看月还应在故乡。
    年初,在蒙蒙烟雨中去了西湖和灵隐寺。在西泠印社,看着老一辈匠人悉心雕刻着一篆方印;在钱王祠,看到钱王射潮的图片,都有一种隐隐的自豪油然而生。甚至在灵隐,一向对佛教不怎么感冒的我突然就在一瞬之前喜欢起了这座千年古刹。其实我喜欢的是那种烟雨江南的感觉。帘下碧草青青,静静听着雨水滴落在青石板上,任凭思绪飞向天涯。所谓五蕴皆空,那些浮云流水,大概都是南柯一梦,心中留下的,唯有片刻的宁静的略显阑珊的青山。
    秋月春花常入梦,唐风宋雨总关情。或许很久以后的一天,我可以向当年的父亲一样,带着子女坐在月下的窗前,给他们讲一个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