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听广播,电台里一个清脆温暖的女声诵读了一篇关于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故事,当时的我,听的如痴如醉,无比向往,多年后,我终于踏上了这座海岛。
马耳他被称为“地中海的心脏”,位于地中海的中部,北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93公里,主要由马耳他,戈佐和科米诺三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16平方公里,面积不大,生活在马耳他的人民,散发着一种幸福的慵懒,马耳他式的慵懒介于“忙碌与无聊”之间,让这个看似与世隔绝的地中海岛国,如“心脏”般跳动,充满了活力。
马耳他是骑士的国度。在马耳他的大街小巷,你很难看到国旗的标识,却随处可见马耳他骑士团的符号,这个国家有深刻的“骑士”烙印。逛马耳他的小店,见到最多的是关于骑士的物品,骑士不同造型的大小雕像,画着骑士团符号的纪念品;书店里,写有骑士精神的广告画:“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公正、灵魂”。
我暗自想,街头那些沐浴着阳光,慵懒地喝着咖啡的人,大概都能随时幻化成戴上盔甲,全副武装的骑士魂吧。
马耳他是一个地中海的浪漫国度,大力水手的故乡,是众多好莱坞大片的取景地,全球名流的度假圣地。因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与菲利普亲王的爱情,马耳他浪漫别有温情。1947年,当女王成婚时,将蜜月之地选在这里,就注定了从此马耳他在她心中有了特殊的意义。
鲜衣怒马少年时,女王夫妇二人在这个岛国享受着甜蜜、平静的生活。在后来的无尽岁月里,女王一次又一次回到马耳他。我想,对于女王来说,回归的心情应该如同去看望一位久违的老朋友。
英国女王如此热爱马耳他,我想,不单因为这里是她的蜜月地,更因为这里深蕴英伦文化。马耳他受英国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街上随处可见英式茶馆、酒吧、俱乐部、英式风格的优雅穿戴。
最深受英国影响的,应该是马耳他的教育。马耳他沿袭了纯正的英式教育体制,和英国一样重视启蒙教育。很难得的是,在马耳他的许多老师是毕业于牛津、剑桥、哈佛等名校的。在这个国度,孩子不只是属于父母的,更属于国家的。在这里,家长会被学校灌输:不能让孩子总是学习,要让孩子快乐。
现在的马耳他移民,完全不理会当下自己已成为全欧洲最热门的移民国,仍淡然地安享地中海式的闲静。是啊,尽管它是一个袖珍国家,享誉全球的赞誉却已经荣获很多,例如: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全球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首都瓦莱塔是欧洲文化之都、世界排名第五的旅游国家等。它的美与宁静,不管其他国家的人民来不来,都在。
如今,来马耳他移民生活、工作或学习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解马耳他人的生活习惯,也成了重要的必修课程。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
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怎么才能“随”的好呢?那就需要事先做些功课啦。
民族
主要为马耳他人,占人口总数的90%,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
宗教
天主教为国教,95%以上的马耳他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节日和公共假日较多,讲究宗教礼仪与礼节,倡导慈善,爱护动物。不要伤害猫、狗等动物,更不要在当地人面前提及食用动物。
须注意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不妄加评判。出入宗教场所时须注意着装整洁,切忌大声喧哗。
习俗
马耳他人在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名字;亲朋好友之间相见,习惯施礼。
在马耳他,想与对方见面必须事先预约,贸然到访属不礼貌行为,甚至会被拒绝见面。无论正式和非正式的宴会上,都要祝酒。
在马耳他,人们见面交谈忌讳打探个人收入、年龄、宗教信仰、情感状况等隐私。马耳他年轻人婚前基本与父母共同生活,婚后分住,但亲属间关系较为密切。
马耳他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业余时间喜爱户外活动,海边是居民主要活动场所,或钓鱼,或野餐,马耳他人饮食以西餐为主。
一般来说,在餐厅、饭店和乘坐出租车时需要付10%的小费,有时店家会把小费算在账单上,所以付前还需要注意看一下。
马耳他人身上散发着地中海的茂盛活力。每逢各种宗教的、历史的、政治的节日,马耳他人都会举行庆典狂欢活动。
如二月狂欢节、五月焰火节、八月的圣玛利亚周和圣诞节等,整个岛国全年大大小小的庆典活动有30多种。
节日里到处一派热闹景象,本地人和外来游客都会非常开心,感受着节日对每个人富含的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风俗,如果你在马耳他发现某家在大门上钉上一枚白色蝴蝶花结,可不要以为这只是为了装饰,这是表示这家有婚庆喜事了。而如果哪家有丧事,大门口一定放一碟盐或一杯水,为了亡灵回家后不会口渴,食物也不会因没有盐而淡而无味。
想要抓住马耳他这股热潮的朋友,已经没有时间犹豫,欢迎咨询兆龙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