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申吐吐:在大家申请的路上,其实会关注很多院校的信息,就业方面当然也是关注的重点之一了。不管是将来留在国外发展,亦或是回国发展,出国读MBA的同学对于工作这块的期望肯定是非常高的。同时,当你看到某个学校很多牛人都能够拿到让人羡慕的OFFER的时候,可能也会为之心动,有所憧憬。这篇前辈的感受,其实小申看来有一点点消极,但是它又是真是存在的。我们在看到商学院各种光鲜的背后,也要多通过一些前辈的介绍,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即与大家分享之。
1. 请好好评估自己的英语能力。满板的各种排名比较就业比较,以前就觉得这种东西没意义,现在愈加觉得如此。你进了Top15,进了各种core school,限制你就业的绝对不是排名啊地理位置这些,是你的英语能力和对美国文化的适应。中国人的英语是最差的,没错,韩国日本同学不谈。南美同学的英语发音不行,表达也不流畅但是听力和文化的适应比中国人强多了,他们没有交流困难,所以你看招国际学生的公司中国人很难进去。中国人能去的就是这么些公司和职位,国内的consulting,美国的high-tech和其他finance,gm等对语言文化要求相对低的工作。哪个学校进了多少MBB,投行跟中国人没啥关系。上届不少同学英语不行找工作和实习是很stressful的。就算你的学校是所有公司的core school,看上去一大堆机会,抱歉,这些机会不属于中国人。英语能力不要用托福评估,我当时还是用110+的成绩申请的,仍然跟没学过英语一样。同时不要以为自己能讲流利的中文就如何了,告诉你一堆比你早十多年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中文跟你一样好,英语跟美国人一样好,而且跟你竞争国内的职位。
2.请评估好自己的目标并做好充分准备。开学后是没有时间给你学英语啊,准备就业方向啊,你的calender永远是满的,我不能熬夜,所以放弃了很多机会和活动,这方面自己出国前明确好。
再补充一点,很多人想做consulting,那么中国人基本选择国内office,如果打算国内MBB,上次某B的校友跟我们明确说了,MBB对本科学历非常看重,公司里一半以上都是四大高校的,还有一半很多是国外本科学历。以上只是举了一点,别看路子很广,调查下来中国人的出路都很窄,类似这些东西你出国前包括选择啥学校想做啥都了解清楚了,毕竟读MBA的诱惑大风险同样高。
这几天是第一轮网申截止日,累死我了。既然大家回帖热烈,我再分享一些。谢谢斑竹理解,我不想透露我的学校,否则就没动力吐槽说真相了。我的学校基本是所有大投行和咨询的core school,但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说大陆来的中国人进美国的IBD或者MBB了。我这批目前仍坚持投行的一年级中国人大概只有三四个了,去华尔街IBD拜访你几乎基本见不到中国来的员工,ABC啥的除外,ABC也很难,白人的天下。咨询热门吧,中国人要在美国做咨询,你不是ABC或者十多年前就来的,实话说真的很难,开学才一两个月就要跟人家network,有的人上课都还跟不上呢,怎么聊啊,要了解美国文化,学好语言在国内抓紧时间。
当然咯,我还没经历过整个招聘,只能说到这了。很多人最后就是有啥投啥有啥做啥,如果你对国内发展前景满意,也常出国,读MBA就要考虑最后委屈做一份不大满意工作的风险。对我来说,出国的人生经历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其他的弊端和风险包括就业,这个因人而异了。
国内MBB这个话题再补充点,我跟美国这边某B的HR聊过,MBB要的就是proven track record的人,有人说我高考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就是有批人从小优秀到大的,人家也是靠努力,没得说。当然啦,其他行业大部分公司是不管本科学校的,这点别太纠结了。
关于语言我再补充一些,然后讲讲有同学提到的社交的问题。我觉得在商学院中国人英语最差有几点原因,第一中文和英文的形态差异大,而且语言是根植于文化的,中国离美国最远吧,文化差异也导致语言差异巨大;其次中国的英语教学实在是outdated,大家深受其害,我认为听力是所有单项中最重要的,听力过关,你就可以通过日常的听说大量快速学习英语,这本来也是我们学母语的途径。商学院的国际学生中有很大比例是在美国学习生活过的,剩下的其他国家的,南美的,我问过秘鲁的同学,他们4岁开始学英语,以色列和印度同学虽然英语并不是母语,但都是从小多语的环境;俄罗斯、希腊等欧洲国家跟南美同学一样,长西方脸的英语交流就没问题。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就不说了,比南美人还好;英语很烂的日本人在商学院非常少,原因不详,你看日裔美国人在美国的少数族裔中比例也是极少的;韩国人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公司sponsor的,他们压力明显比中国人和印度人小,而且首尔这些城市比国内的国际化多了,没感觉他们英语很差。
我相信学语言是要靠点天赋的,中国人有的说普通话口音都很重,英语同样口音很重,而且貌似没有提高的迹象。以上是中国人英语最差的几点分析,供参考。
社交的问题,商学院的中国人有两拨,一拨比较乐观,认为找工作没问题,第二拨比较悲观,比如我。大家都知道学校有很多活动,乐观的一拨呢都会积极的参加,我就skip了很多,我的想法是,找工作是最重要的,on-campus的recruiting美国人有几百份工作可以申请,国际学生只有不到100份,上课前的大量阅读你要比人家多花好多时间,语言文化学习要比人家多花时间,社交要比人家多花时间,所以大家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自己prioritize好各种事情。
不代表所有top10的学校,只能说BU跟我们学校情况非常不同。首先是学习的问题,周围很多IVY LEAGUE毕业的,大家都很优秀,学习上压力大,非常忙,很多东西要读要准备,否则上课根本没头绪;而且教授都优秀,课程很有用,不认真学会感觉后悔,这导致没有时间跟所有公司network,更不要说去off-campus network了。其次,大部分人是没有对某家公司有啥特殊感情的,甚至没有对某个行业有特别兴趣,所以那么多公司你跟哪家network好,就像找对象,你只暗恋一个人,那目标就很明确,否则优先级上真的要排排序;这导致大投行咨询或者BIG NAME的networking event都很热门,一些同样五百强但低调的公司的宣讲会就只有二三十个人参加。资源太多,时间太少就是这样的结果。第三,美国的公司很多是非常看重diversity的,而且政府税收上对diversity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会有照顾,这个侧面解释了亚裔女性受点小欢迎的现象。所以不要简单认为美国人都比你做得好,我只坚持认为中国人英语最差,但我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奋和优秀的,比如我知道一年级中国同学中包括我在已经结束的几门课好多门都拿了最高的grade。另外在最新几个帖中对top10或者回国问题的臆想我觉得是很不准确的,只分享自己学校情况就好,我也只说我们学校的情况,networking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IBD除外,这是唯一途径),有人没有做过network就拿到offer了,这家D公司而且还是以要求network出名的。我觉得可能对缺乏on-campus招聘机会的学校很重要,不妄加判断。回国的问题,每个人情况都非常不同,也不要妄加总结,有些同学一开始就是打算要回国的,家庭在国内,或者很能赚钱的老公在国内,这个情况太多了。所以呢,有的情况了解下就行了,学好英语对更好地获得出国读MBA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抽一点点时间给大家更新下吧,我相信我说的这些话你绝对不会从跟你分享经验的校友或面试官那里获得,如果你对读MBA的经济回报非常看重,我觉得如果在国内已经三四十万年薪了,又对出国没啥好奇,请千万慎重选择来美国读MBA,这个风险会非常大。其实我的压力不会那么大,因为国内发展遇到瓶颈,无论如何在美国混都要比国内强,但很多已经是senior manager或者拖家带口的压力就很大。
据说找full-time会比找intern情况稍好,我只说正在经历的找summer intern,继续我之前说过的话,top15内,找工作跟你是哪个学校关系不大,你跟所有top商学院的应聘者竞争,绝对不是跟你的中国人或者本校同学竞争,on-campus来的一堆公司,国际生能申的最多大概六七十个职位吧,想转行的基本别想了,不限背景的banking和consulting美国office的职位中国人别想了,network做那么多都不给面试机会,即使哈佛的中国人都没啥机会。其他corporate职位,都是优先考虑相关背景的,所以理论上oncampus你适合申请的大概二十个左右。mkting这种职位,一看你简历知道你是中国人,基本就把你排除了,就算拿到面试的中国人,公司是把你放在跟美国人一条线上的,第一轮被刷非常正常。所以基本上拿四五个面试算很多了,很多没拿到的只能去看offcampus或者参加career fair。如果你为美国公司工作过,赶紧找人去联系美国总部吧,这种机会靠谱一点。另外呢,女生拿面试机会比男生高很多,这个事实再次被论证。
中国人一开始都很乐观,啥banking去一拨,consulting去一拨,结果都是打酱油的,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找到的工作,啥理想职业啊,都扯淡,到最后能找到过得去的就算不错了。
所以我算吐槽了,我相信很多在国内混的不错的来这边读MBA的还是有点期望的,但最后越来越现实,把大不了回国做保底。很多时候network都是扯淡,做了那么多还是进不了closed list。跟美国人拼,先问问自己语言行不行,社交行不行。
除了找实习找工作,我对我的MBA生活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提醒下各位申请人,很多东西跟你分享经验的二年级或校友是不会跟你说的,跟你说了你还会来么。我这边匿名说说真相,这些其实你自己也能想象的到,只不过中国人的机会真的很少。如果你在国内混的不行或者公司资助的,家里也还算宽裕,家庭负担不大,还年轻,nothing to lose的申请人,那就来吧,美国的生活能让你受益终身,这绝对不是100万学费能衡量的。
我只讲事实,跟消极无关,我还在积极找off campus的机会。当然这个事实我想适用大部分中国人,发现其他南美的学生拿到面试比中国人也多。作为同胞想传递一些信息回来,这些困难请充分估计好,不至于心理落差太大。马上跟新录取的学生要做分享,我会很"乐观"地去分享这块信息。
补充一些新的思考和发现,打算读MBA的同学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因为找intern或是fulltime你会觉得压力很大。很多人还沉浸在拿到top bschool offer时自信满满的状态中,结果发现跟美国人一个pool后始终连closed list都进不了。所以把困难估计充分,MBA对每个人的结果和回报是天差地的,有人因为MBA进了top bank或consulting,有人毕业半年还没找到工作。建议每个人想清楚两个方向,第一自己想做啥,第二别人认为你能做啥。如果想做的就是老行业那目标就比较好确定,否则一定把老行业当作最后退路想清楚如何找工作。一些同学oncampus颗粒无收就是通过network进了原来公司的美国总部,非外企背景的这点就很吃亏。这个是策略,千万不能自信满满的感觉读了MBA就貌似很多方向可以选。女生确实很吃香,如果是有点才的女生,会点琴棋书画或者来自比较特别背景的,拿面试很容易,但是中国人拿一堆面试,很多情况下拿offer的概率非常低,一面就挂,这个心理也要有准备,每年如此。再说说英语提高的问题,发现半年多了,大部分人来的时候怎么讲英语现在还是怎么讲,如果提高很快的同学基本就是本来英语就不错,模仿能力和语言的悟性是天生的,不要相信来美国再烂的英语也能得到很大提高。有二年级同学背景不错,但英语很烂,面试全挂,只能看国内的机会。最后呢,享受生活的不确定性,你来美国,选择这条路,面临的就是不确定性,没有公式说把你的背景能力input就出来output了,万事皆有可能。但事在人为,不要认为别人对你说中国人干啥啥没机会,或者network也没用之类的话,参考一下就行,该努力的一定要努力,学会去创造和突破“不可能”。不要跟yoshi争论networking的问题,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做行动的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