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制教育内部分享:英国留学带给了我什么

嗨,亲爱的小伙伴,维制国际运营团队经过一周的精心打磨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内容。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挑战,每天我们也都面临着选择,特别是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更是如此,本期海外教育大家说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英国留学给我带来了什么》。
老师从三个方面来跟我讲解,在英国留学期间,自己的成长以及经历。
独立个性的培养
(一)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坚强成长
在国内的时候,父母管的比较严,刚去到英国的时候住的又是寄宿家庭,
所以一开始面对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我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相反的感觉更自由。
但随着语言课程的结束,我就要开始面临自己找学校,搬家等一系列“大问题”了。因为这些事情从来没有接触过,在没有参考没有人协助的情况下,没有社会经验的我感觉特别的迷茫。
父母不在身边,身边的同学朋友也来英国不久,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我从网上找了几家提供预科课程的大学,一间一间的跑去找学校了解入学情况,跟老师谈。
幸运的是,这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我都抗过来了,并锻炼了我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学会照顾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应对生活和社会上的各类琐事,处理各种突发的情况,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学会一个人面对异乡孤独、学会学业经济的压力和消化排解负面的情绪。
(二)在兼职工作实现自立
英国的孩子从小独立意识就非常强,无论家境好还是不好,从高中开始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在外兼职的经历。由于本地人读大学是可以申请到大学生贷款的,大部分的孩子上了大学后,都不需要父母提供财政上的帮助。而是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打工挣生活费,自力更生。这在在英国是一件很平常普通的事情。

思维方式的改变
(一)体验及学会思辨能力及独立思考
与中式教育注重权威,知识的灌输传授,经验的累积不同,英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在我初入英国读语言课程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接触思辨思维方式。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老师出的一个论题,《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安乐死,这个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当时老师还需要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还要对不同观点进行学术引用,通过对双方论据的客观呈现,辅助证明自己观点。
因为我发现由于人们社会身份、角色、责任和义务的不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安乐死有不同的观念和想法,并且,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仿佛都有一定道理。
最后,老师告诉我,任何观点都应该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去思考、分析、权衡、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相对客观,更好的接近事情的真相。

大学课程里还专门设有Seminars,就是类似于讨论的课程。课堂上老师会让大家分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就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案例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会主张大家运用发散性思维,跳出固有思维束缚,各抒己见,让不同同学之间思想相互碰撞,擦除火花。
如今,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习惯,深深根植于我的意识里,他让我在后续的生活工作中,抱着开放的心态去与有不同看法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接受不同的声音,但不随波逐流,保持自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遵从自己内心,为自己负责
19岁前的自己,都在按照父母规划好的路线,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从没有问过自己,这是我要的吗?出国留学,也是我父母为我做出的决定。
初到英国的生活,生活上开始独立,但是由于长久以来思维的惯性,很多情况下我仍是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走着别人眼中通往成功的道路。
考虑的往往也都是哪些学科以后好找工作,赚钱多,要怎么做才能光宗耀祖,让父母,自己在亲戚朋友眼中有面子。
而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内心,开始转换思维定式的,是与一位帅帅的乐队主音吉他小哥的一次聊天。当时我在一个小乐队里面做主唱,每周都会找一个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跟排练,排练空期大家就会聊聊天。
那段时间我正好在研究英国考驾照的事情,一起聊天的时候正好聊到这上面,他听我说起后,就跟我说他现在正在一个汽车驾校做教练,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问他。
我当时就有点差异,因为他之前是在BHAM一家咨询公司做经理,收入挺不错的,而且工作很稳定,在外人看来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为什么突然间就辞职了呢。

随着我们话题的深入,我了解到, 他高中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去大学继续深造,而是直接就业。之前那份工作虽然工资高, 但他发现这不是自己热爱的。他决定停下来,调整一段时间,做教练能有收入维持生活,而且时间比较灵活,可以让他为下一步做打算。
成年后,即使重大事项的决策,父母都会让他们自己独立做选择,并学会对自己负责。父母只会给出客观的意见,但并不会过多的干涉。大部分的孩子毕业后,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就业或者进入大学学习。
一些毕业后选择直接工作的人,在工作几年后,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再次进入大学进修。
后期我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英国读硕士和博士的本地人并不多,而且有些会选择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他们不会为了父母而读书,为了就业而读书,他们选择的专业都是他们真心热爱的。
随着思想的转变,我开始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别人眼中的成功,我开始真正享受自己舒适的生活状态。我意识到,人生不只是一条路,不需要遵循轨迹, 遵从自己内心的热爱,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心态及意识转变
(一)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在英国读书,身边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而由于语言障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和认知方式的不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解。
进入大学,学校通常都会安排大一的新生住在学生公寓。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厨房和客厅则都是公共空间,需要和其他舍友共同分享,这种住宿环境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彼此互相深入了解的机会,为大学新生结交新朋友,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大一的时候是与3个女生同住一间公寓。一个来自爱尔兰,一个来自巴基斯坦,还有一位是土生土长的英国女孩。刚开始大家不熟悉,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担心会有所冲突,相处交往起来都会比较客气,小心翼翼的。
有一次我从鱼市场里买了几个三文鱼头,在厨房里做三文鱼头汤。做的过程中英国的女孩正好进来看到,被吓了一跳。她很吃惊我竟然吃鱼头。
我见她那么吃惊,不过很快的,英国女生意识到他的反映也许会令我感到不适,马上跟我说抱歉,并解释说因为在英国,他们都只吃没有骨头的肉。
在后来的相处中,4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生之间难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一些小磕碰和误解,但是由于大家也都抱着积极沟通交流,包容理解的态度,消除误解,加深了了解,反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其实文化差异不可避免,正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调整心态,走出舒适区,主动去交流,用开放心态去磨合、包容理解,让多元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擦出火花。在丰富见识的同时,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吸收了多种元素,学会包容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这些经历,我变得更加宽容,更加懂得尊重不同人,不同生活方式。这些经历对我的影响,在当时,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到,但是,它其实一直在慢慢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今后的生活和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