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经验,主要是定位选校和套磁

我的背景:浙大本科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MSE),GPA 81/83,T:643+6.0; GRE: 440+800+4.0。很烂的国际会议论文一篇,第二作者;另有一篇第一作者的论文,申请的时候刚投到一个还不错的英文期刊。
申请了19个美国的学校,1个加拿大的(Chem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Alberta),分布在4个专业,以材料科学和化工为主,最后刚好每个专业一个offer,美国3个,加拿大1个,其中有3个是直接套磁拿到的。
背景分析,选校和定位
最初的选校名单里有3个加拿大的学校:UA, McGill, McMaster。之所以没有选择更多的学校,是因为我当时主要关注的还是美国的大学,加拿大只打算申一些专业上比较有优势的学校。由于后两者实在找不到研究方向一致的教授,而UA化工系实力很强(问了在全美第一的UMN化工系的师兄,他对UA化工系评价颇高),而且有几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我感兴趣,和我的背景也比较符合,就只申请了他家。
选校和定位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申请当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一般来说,申请者的背景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学校出身,GPA(ranking),GT,研究和论文,竞赛(比如ACM和数模美国赛),以及推荐信和私人关系。GPA,此外,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方会比较重视那些他们了解的,或者是标准一致,认同度较高,对未来学习和研究帮助较大的背景。比如国际竞赛,各国的选手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比赛,你获奖了,证明了你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是优秀的,这就很有说服力。排除学校出身这种无法改变的因素,我认为:
1. GPA, GRE, TOEFL是正道。如果这些量化标准比较高,那么基本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孙子说过: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量化标准就是所谓的正;我们应该在这上面花最多的功夫;
2. paper是诡道。量化标准是正,那么paper就是奇。一方面,要想打出漂亮仗,取得辉煌的成功,奇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如果正不行,那么通过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但是奇终究无法取代正,对于本科生来说,paper可以锦上添花,却不容易雪中送炭;
3. 推荐信是王道。没听说哪个有巨牛推荐信的人没有牛offer。但是牛人推荐信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也不要在这方面花太多功夫
明确了背景,然后就是选校和定位了。我的方法如下:首先选出几个目标专业,然后找到往年给过浙大这些专业offer的学校,如果和我本科专业一致,那么就申请;如果不一致,查看系里的网页,有教授做我感兴趣的方向,那么就申请;然后给几个出国的前辈发信,请教他们自己的定位,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析,选出一个学校的大概排名;接着排除那些没有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学校,剩下的学校大概还有30-40个。如果这些学校对GPA, G, T成绩等有明确的底线,而我又没有达到,那么暂时先排除这些学校。对余下学校的教授进行套磁,如果做我这个方向的教授都明确表示明年不招人,就把这个学校删去。最后再对上面暂时排除的学校进行套磁,同时发信问小秘,这些规定有无通融的余地。
套磁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套磁,或者说,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套磁。有不少申请者的GPA, GT等分数不高,但是在其他方面不错,在正常申请的过程中,很可能第一轮就被刷掉,无法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所谓优势,基本上是一些无法量化的背景,比如丰富的研究经验,论文。如果是转专业申请,那么你可能拥有一些这个专业大部分申请者不具备的特点,例如物理系转申材料系,在理论知识和数学能力上的优势。这个时候套磁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让教授了解自己的优点(这是套磁最重要的目的)。
首先,我认为套磁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骚扰较多的教授,对同一个教授换邮箱2骚扰是有必要的(有不少次教授不会信是因为邮件被屏蔽,或者没有看到你的信,所以多发一次信也不算什么);其次,大范围骚扰不意味着单纯的重复工作,把同样的信发给很多教授,而是要针对不同的教授做修改,比如针对研究兴趣,甚至多写一些对教授研究课题的想法也可以。例如我套UNC的教授,看了他的研究和我之前的研究经历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共同点。于是我就在信里写了两个研究之间的共同之处,我的研究经历中哪些可以用到他的项目上。最后,可以考虑在其他相关专业找找教授,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很可能在一个A专业很多学生拥有的技能和经验到了B专业就成了稀缺品。此外,总有一些专业里有一些做非主流研究的教授,这些教授不太容易在本专业申请者里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这个时候你的主动套磁有可能就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套磁信的写法其实并不难,开头交代一下自己的身份(XX学校出身,打算申请XX年的PHD/Master Program),之后阐述自己的优势,然后说自己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问他XX年是否招人,自己是否有可能加入他的group。信写的越简明越好,措辞有礼貌些,切忌乱表忠心。在信的末尾可以附上一个简短的CV,不建议采用附件。
总结一下套磁方面的心得体会:
1. 不要怕花时间,争取多套一些学校,毕竟套磁的同时也可以选校;最好不要用同一个模版发给很多教授;
2. 套磁的信尽量针对教授的研究领域进行一下修改,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很有心得,可以加上。套磁信的末尾附上简要版的CV;
3. 虽然Gmail的功能相当强大,但是由于垃圾邮件多。很多学校都屏蔽了它。因此套磁的时候可以建议选择yahoo和学校里的邮箱;
4. 把套磁过的教授名字和信箱保留下来,有回复的标出来,哪怕是模版;对于没有回复的教授,过一段时间换个信箱骚扰一下;
5. 对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的老师,每天尽量只套一个;如果过两天还是没有回复,再换一个套;
6. 可以从某个领域的大牛开始,找他的学生,这样在套磁对象上容易寻找;
7. 通过阅读论文提问的方法可以考虑,但是毕竟比较花费精力,大家酌情使用;
8. 套磁的重点对象应该是毕业没多久的Assistant Professor;
9. 一个小技巧:先从系里的老牛开始套(当然,要没退休的)。一般来说他们的时间比较多,回信率不低。虽然他们大多数都不会招生,但是你可以请他们推荐几个同专业的老师(有时候他们也会主动推荐)。这时候再联系那些老师,以Prof. OldBull recommended to me your group....做为邮件的开始,往往有良好的效果;
10. 套磁信里千万不要乱表忠心,很容易引起反感,到时候想反悔也不好说。可以考虑以询问明年是否招生为名义,这样比较合理,很多时候虽然没套上,也能得到一些有利于选校的信息;
11. 联系你感兴趣的教授的中国学生也是个办法。有些时候他们会把信转发给老板或者其他教授,这样就起到了吸引教授注意力的作用;很多时候还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2. 如果有私人关系,那就好办多了。一定要充分利用;
13. 如果科研做的好,有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一定不要放过。开会是最好的套磁地点。
14. 多参加讲座,每年都有不少国外教授来中国大学,利用讲座机会多和他们聊聊。
最后祝大家申请顺利,拿到理想的offer。
------------------------------------------------------------------------------------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加拿大研究生申请 精华内容大全
本文为大家综合了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想去加拿大读研究生,申请加拿大的硕士,那么希望本文能够帮到您。另外本文还索引了许多前辈们的留学加拿大硕士申请的经验贴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 指南概述相关】
加拿大留学:申请代码详介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考查要点 |加拿大研究生申请指南
申请加拿大硕士|研究生留学要点
加拿大硕士留学新攻略 加拿大研究生申请要求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指南
留学加拿大硕士毕业可直接申请移民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秘籍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 申请条件和要求】

去加拿大读硕士申请加拿大的研究生都有哪一些方案?

加拿大硕士申请(申请加拿大研究生留学)条件
加拿大硕士留学条件
加拿大硕士留学条件,申请加拿大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加拿大硕士留学的四大条件
留学加拿大硕士学位所需材料及条件
经验分享: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奖学金申请指南
加拿大硕士留学条件-工作经验很重要
美加研究生院差别大 申请加拿大硕士要点
如何申请加拿大硕士 申请加拿大硕士注意事项
【加拿大硕士留学 费用】

2011加拿大硕士(研究生)留学费用
加拿大硕士留学费用一年多少?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 常见问题】

加拿大的硕士读几年啊?
留学加拿大硕士读几年呢
加拿大硕士申请研究生留学常见问题疑难解答

【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 经验谈】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加拿大各大学点评 纯粹私人看法
加拿大硕士研究生申请经验谈:报个offer+曲折经历+感想
一点加拿大硕士申请的总结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
加拿大硕士(研究生)申请经验谈”由关于学校选择上的争论引发的感想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leoliuf超详细MSc全奖申请经验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理科化学的申请总结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预转专业-GPA中等-申请Master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申请+签证”心得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我的加拿大研究生申请经验
加拿大大学申请(加拿大硕士申请)全记录之一(申请步骤)
加拿大大学申请(加拿大硕士申请)全记录之二选校经验--西部大学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08转专业申请总结
加拿大硕士申请经验谈:陶瓷,面试,网申,寄资料
一点加拿大硕士留学申请经验,主要是定位选校和套磁
[ 本帖最后由 Amerigo 于 2011-9-8 16:4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