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今年的儿童博物馆年会时听了一场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关于儿童与自然,其中有一位主讲人带来了一部纪录片Where do the children play?(孩子在何处玩耍?)这部纪录片于2001年开始拍摄,起源于Elizabeth Goodenough博士编写的一本书Secret Spaces of Childhood。这部纪录片开篇就对比了美国50年前的儿童和现在的儿童不同的生存环境,为了更好的让观众了解现在的儿童,纪录片拍摄了生活在美国小岛、郊区以及城市中的不同孩子的生活。片中记录了远离自然、远离人群、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同时也揭示了被父母苦心“经营”的孩子在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后所产生的问题。该纪录片在2008年尤金国际电影节中获社会问题/家庭价值类最佳影片奖。 看过这部纪录片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现在的孩子和30年前的孩子有什么区别?现在的父母和30年前的父母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 现在的孩子和30年前的孩子的区别:
社会环境复杂化,孩子因为安全问题没有机会自己在外面玩;
电子游戏、电视、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让孩子着迷;
幼儿园教育更加有体系的课程,让孩子能够自主玩耍、学习及探索的时间越来越少;
城市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很少有机会去空地、公园或其他户外环境自由玩耍;
各种各样从零岁就开始的培训班充斥了孩子的生活,大量减少了孩子可以自由玩耍的机会;
…… 现在的父母和30年前的父母的区别:
现在的父母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相信科学育儿可以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及未来成长;
教育信息、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现在的父母面临更多选择;
现在的父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出现将孩子作为自己的事业经营;
现在的父母面临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工作压力比30年前的父母压力更大,这种压力同时传递给了孩子,希望孩子很早就学会很多东西这样更有竞争优势;
…… 以上是一些并不全面的简单的总结,不能代表中国社会整体的状况,只能代表中国社会一部分父母及孩子的情况,那么这些区别究竟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真正影响的结果可能需要再过30年才能看得到,就如纪录片中所说,希望社会发展是一种轮回,父母总是会想给孩子一些他们曾经缺失的东西,或许30年后当这一代孩子成为父母,他们会更希望他们的孩子回归自然。 在看这部纪录片时,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们玩的一些游戏:跳皮筋、打沙包、滚铁环、打弹珠、抓拐等等,每天晚饭过后,小朋友们就会纠集在一起选择一个游戏一直玩到父母在阳台上不停得叫“×××,快回家!”。现在很少能看见孩子们玩这些游戏,经常看到的是晚饭后,爸爸妈妈开车送孩子去上一种课,以前只是为这些游戏的失传感到一点伤感,而今更多的是为现在的孩子们担忧。 用跳皮筋来举个例子,看看孩子们在跳皮筋的时候学到了什么。 那时,在跳皮筋之前,大家要先一起商定跳哪一种;然后再根据参与的人数用一种公平的方式分成两队,以保证两队的实力相当,如果多出一个人,还需要用一种公平的方式选出一个我们叫“打火机”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不用撑皮筋,算作两边的人,可以一直跳;之后我们需要讨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则,才可以开始跳。跳的过程中每一队的人都需要十分努力才可以让大家一起升级,当然跳的不好的人也希望能和一个“大将”(跳的特别好的人)在一个队伍里,这样可以同样享受到升级的喜悦,而不用沦落为撑皮筋的人。 这个过程在没有成人的参与下,孩子需要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需要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需要团队合作,需要竞技精神,需要让每个人参与到游戏中来,还需要面对失败,需要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仅是在玩,孩子在学会与人交往,孩子在锻炼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孩子还在锻炼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等。 举这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引子,父母可以思考自己过去所玩的游戏对自己的人格建立、能力锻炼有多少益处。 所有这些游戏之所以益处无穷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游戏不是由成人组织的,不是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不得不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不得不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些发生了冲撞就要“回家告我妈”或“我要告老师”的孩子由于违背了游戏规则,不能自己解决矛盾冲突,因此总是会遭到集体的唾弃,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学会了生存。 当钢琴课、英语课、游泳课、网球课、足球课、跆拳道等各种课充斥了孩子的生活;当由于安全问题,孩子失去了非成人监护下的自由玩耍的机会;当孩子为电脑、电视、电子游戏而痴迷,不再对真实的世界感兴趣……我们是否足够有信心期待我们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资源培养的下一代会比我们更适宜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