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马耳他人的印象
是那些等候中时而严肃时而诙谐的司机坐在自家门外家长里短眉飞色舞的老人海边三三两两谈论音乐和电影的开怀少年马路对面热心帮忙指路的中年夫妇迎头在你双颊热情贴面的酒馆老板还是餐厅里友好中带着骄傲,犹豫半天最后倔强说出一句“NI HAO”的服务生?
穆迪娜复古节,打扮成中世纪风格的小商贩们~ 马耳他人总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偶尔回国期间只要听见海浪声,南欧口音的电影桥段,看见黑发棕眼的人和艳色比基尼,就会被卷入漩涡一般梦回马岛,回到马耳他人的身边自在饮酒,畅聊。
街边话家常的妇人
过马路的猫
错综复杂的血统——马耳他人既是马耳他人,又不是马耳他人——马耳他人(Maltese),南欧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或高加索人种。马耳他人民族来源复杂,最早的居民可能来自西西里岛。公元前9~前8世纪迦太基人开始涌入。在此后的两、三千年历史过程中,又先后遭受希腊人、罗马人、汪达尔人、哥特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约翰骑兵团、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入侵或统治。因此,马耳他人既是马耳他人,又不是马耳他人……他们的血液是多个祖先的民族大融合形成的河流,奔放,热情,率真,勇往直前
一个城市每年都要盛大举办一次的宗教活动festa~“一言难尽”的性格——马耳他人是外人眼里的“神经质”——说到马耳他人的性格,可能要极其谨慎地三思而后言,毕竟我们不想把这个民族误会为多种性格的极端。什么意思呢?1马耳他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莫过于“Relax”。当习惯了在大都市“拼抢”的外地人来到马耳他后,都会渐渐为自己的急功近利和锱铢必较而深感羞愧,每当你涨红了脸不知所措时,身边的马耳他人就会张开双手抑扬顿挫地在耳边劝慰一句:Relax!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之后,他们就会半严肃半嬉皮的找到一个60-90分的解决方案。别总求100分,这不是南欧人的做派。
瓦莱塔(Valletta)的夕阳2当你正稍有钦佩地琢磨着马耳他人不温不火的生活态度时,可能右手边就会有人摇下车窗做出不理解的手势,或直接问道:哥们儿,开车专注点ok?亦或是在一个原则性问题上,面前的马耳他大哥大姐会毫不掩饰地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难免有时争论到面红耳赤,圆眼睛滴溜儿转,字句如掷重金,让你应接不暇最后转为一丝苦笑。而解决问题后,对方又是一通开怀的拍肩或拥抱,在外人眼里难免有些“神经质”了。
3说到南欧,自然想到热情。马耳他人的热情和其他国家还有所不同。湛蓝的天空和地中海直射的阳光点起当地人内心的热火,这份热火没有那么甜蜜,却温暖人心。当你在倒车,抬东西,寻路等等任何看似需要帮助的情况,只要身边有人经过,他们都会直截了当地伸出援手,没有多礼的言语和形式,大多都快速有效地救你于水火。4注意了,马耳他人并不会“套近乎”或“拍马屁”,在他们心中,友善和服务精神是在顺其自然中实现。所以在商店,餐厅,80%以上的服务生都不会谄媚式推销,更不会围着顾客左右多言,他们的态度从入店,选择,结账都始终如一,给你的感觉,就像来到老朋友的家。
节奏多变的生活——马耳他人的字典里没有“苟且”——无论是天蒙蒙亮,午日当空,还是傍晚升起星辰,马耳他人都喜欢冲一杯浓缩咖啡悠哉地宠溺着全身的舒懒。在他们心里,如果不偶尔“Refresh”(重启),那么下一步工作多数就会一团糟。马耳他人在工作上,喜欢“一件一件来”,既不喜欢钻牛角尖,又时不时钻牛角尖。在南欧国家里,马耳他的经济链条和发展速度使其整体上偏向严苛的北欧,预约不可取消,赴约不可迟到,办事文件要求严格,流程复杂但不可反驳。马耳他人的思维简单且严格,两方相融,缺一不可。而工作之外却是另一种画风。他们的口号是:不加班,去海边!由于地中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尤其是春夏季节,日照时间长,夜晚来得迟,人们在下午3-5点纷纷结束工作回家换上休闲舒适的衣衫,带上家人和朋友开启美好的地中海夜幕。
东海岸城市斯利马(Sliema)和森格莱阿(Senglea)的海边餐厅
马耳他的东西南北沿岸各有不同特色的风景东海岸聚集着灿烂的城市夜生活——跟着闺蜜去狂欢吧!西海岸有地中海最美的绝色日落——领着恋人去陶醉吧!南部渔村有特色餐厅和海鲜——吃货们空着胃去享受吧!北部有色彩变幻的天然海湾——和家人们感受夜色与海湾的神秘吧!总之,如果你有一个马耳他国的好朋友,你不会想要去远方,因为此刻的生活一点都不苟且!劳逸结合,是他们自始至终的生存原则。
今年8月初在Ta’Qali国家公园举办的Farsons啤酒节
不可替代的家庭——马耳他人每分每秒都恋家——如果说天主教代表慈善有爱,那么南欧人就代表温馨的家庭。在北欧,美国以及亚洲大城市,大学毕业后人们一贯的思想是,即便在同一个城市,还是要搬出去开始自己的成长生活。但在马耳他,许多大家庭无论何时还是愿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进餐,分享每个人每一天的事情。即便不住在一起,就如同潜移默化的家规一样,每周整个家族必须至少两次团聚,各个家庭驱车来到老一辈家里,他们聚在一起聊天,谈心,用餐,甚至无需多少言语,只要坐在一起就好。家人,是他们内心的一道幸福安全的保障。
马耳他人的家庭聚会主人会一圈一圈分发饮品和点心马耳他人的“自来熟”和“爱闲聊”
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在整个欧洲版图来看,从北至南,是一道人与人距离从疏至亲的递增曲线。以法国为分界点往南,露天咖啡和餐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作为欧洲倒数第二南,且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马耳他黄昏,傍晚和夜色里熙熙攘攘的室外餐厅则是人们细聊,短聚,解压的最好场所。
当你的马耳他朋友足够多,你会发现,跟他们比起来北京人一点儿都不贫。但和我们中国宴席上酒水泼洒的喧嚣侃谈不同,马耳他人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和主题,几个人约个时间和地点,便可一杯啤酒半条雪茄,蹙眉低语,捧腹大笑。即便是路边,几个并非一定有共同话题的人也能津津乐道地聊上个天南海北。也许,这正应了他们的“随意和释然”。
比尔基卡拉(Birkirkara)8月宗教活动
马耳他人独特的个性并不是几页纸稿能描述清楚的,也并不是在当地住上几天的外国人凭借“自以为是的观察力”就可以准确地阐述。马耳他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带着自有的骄傲和尊严,把蕴藏着爱与热情的家园既快又慢地推往更好的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