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网 - 澳洲中文网_澳洲交友_澳洲租房_澳洲房产_澳洲旅游_澳洲汽车_二手市场_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标题:
思科教育|整理好孩子情绪,才不会厌倦学习英语
[打印本页]
作者:
尤其里克
时间:
2019-4-12 20:23
标题:
思科教育|整理好孩子情绪,才不会厌倦学习英语
一、
[i]毛毛是一个两岁的男孩,平时主要由姥姥来照顾,爸爸妈妈白天需要上班。
毛毛说话非常早,发音清晰,人也比较外向,很是活泼可爱。
姥姥对毛毛也是疼爱有加,对于他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姥姥能够做到的,都会尽量满足。
可是,毛毛到了两岁左右,突然变成了一个让人讨厌的“惹祸精”,总是喜欢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最近,毛毛迷上了拼图,姥姥就给他买了不同款式的拼图。可毛毛动不动就把拼图乱扔,拼图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特别难收拾。
姥姥平时很少舍得管教孩子,可有一天,她刚收拾完,毛毛又扔了一地,她气不过就批评了毛毛几句。没想到小家伙扬起手要打她,好像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姥姥就捉住毛毛的手,要跟他讲道理,可是毛毛却越制止越起劲,抓起姥姥的老花镜就往地上扔,事态逐步升起。
这个时候,姥姥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她走到卧室,让自己心中的怒气平息下来。
二、
[i]3岁的婷婷是一个特别温和的小女孩,平时吃、睡都特别有规律,也很少跟大人吵闹,比较听话。
不过,婷婷稍微有点内向,反应有点慢。比如,带她去人比较多的场合,她就在一边观察,而很少主动参与。
父母最近开始担心她的入园适应问题,怕她不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要。那么像她这种情况,肯定会被老师和小朋友忽略的。
其实,像婷婷这样的孩子,上学以后,会让家长和老师觉得很省心。但是婷婷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
她是承受着一些压力,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还是说真的内心平和,是我们理想中的好孩子呢?这是我们需要鉴定和区分的。
为什么要区分呢?
因为很多现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平时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内心积压的许多情绪没有途径释放出来,而导致非常冲动的行为。
三、
[i]跳跳是一个五岁的男孩儿。他非常有自己的主意,从小就会想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为了让爸爸给他买喜欢的玩具,他在超市转了一圈又一圈,不肯离开。最后,如果爸爸还是没有给他买,他就放声大哭,或者坐在地上不肯走了。
上幼儿园后,跳跳自然也不让人省心。有几回,妈妈被老师叫去,原因不是跳跳上课爱说话,不听老师管教,就是他跟其它小朋友发生冲突了。
妈妈很无助,她其实也想了很多管教办法,可不管怎么教,怎么罚,跳跳仍然我行我素。
在跟她深入沟通和了解以后,才知道跳跳最近有了一个弟弟,爸爸妈妈在弟弟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多,让跳跳比原来多了很多负面情绪,而小小的他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地表达这些情绪,就通过违反课堂纪律、打小朋友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其实,像跳跳这样特别有主意的孩子不少,这样的孩子,即使没有弟弟的出现,或者说生活中没有突发事件,也不那么容易执行规则。
四、
[i]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上的问题都和情绪发展有关。上面说到的毛毛、婷婷和跳跳,就是比较典型的3种情绪类型。
因为一直到上小学,孩子大脑中主管情绪的那部分都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情绪一旦被激起,就很难控制住——大脑中负责理性行为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一直要到成年期,才会逐渐发展成熟。
所以,指望孩子能够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去理性地思考问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习情绪管理。
①接纳父母自己的情绪
[i]首先,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自我情绪有一个感知能力。
比如上面说到的毛毛姥姥,她之所以在局面无法控制的时候选择回避,就是因为她不允许自己有愤怒和悲伤等负面情绪。
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他就坐立不安,就想马上制止孩子,也多半因为这个原因。
其实,哭不过是孩子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我们大人也会情绪失控,我们也会痛哭流泪,会大发脾气。我们只有接纳了自己会有各种情绪,才可能去觉察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很多人为管教孩子时情绪失控而自责,但其实,比起自责,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及时修复关系。比如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认真地告诉孩子,发生这个情绪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跟孩子重新建立情感连接,还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如何处理后悔、伤心等情绪的榜样。
②看到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i]孩子发生情绪问题的时候,也恰好是我们和他谈情绪的最好时机。
这个谈情绪,不是制止他发泄情绪,也不是转移他的注意,而是引导孩子去理解他此刻的情绪。
比如跟他说:“你觉得特别难过,是因为……”让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情绪,是被看到的。
比如第一个案例说的毛毛,我们其实可以蹲下来,跟他说:你现在很生气,气得要去打姥姥了。
再比如第三案例中的跳跳,当妈妈在照顾弟弟的时候,他觉得特别生气,他希望妈妈这个时候是在照顾他,对不对?这时候,妈妈需要跟他说:“如果有时间,妈妈也特别愿意和你在一起。”把这种感觉认真地跟孩子表达出来。
PS:不同年龄的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并不一样
1岁左右,孩子会主动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离开,或者是来到自己不舒服的场合,他会用哭泣等方式去吸引父母陪伴他;如果遇到陌生人,他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如有些孩子会哭闹,有些孩子会很警惕地观察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情绪表达的状态。
1岁半,孩子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些重复。比如自己把小凳子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如果这个行为得到了奶奶的表扬,他会去重复这样的好的行为。再比如,他会扮鬼脸,自娱自乐,或者在平静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情绪的自主表达。
两岁左右,孩子哭闹的时候,如果我们并没有拥抱和安抚他,或者转移他的注意,他哭上一阵子,等情绪释放完以后,又会转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会大哭不止。这也是孩子的一个比较好的情绪表达方式。
如果孩子一哭就停不下来,怎么哄都哄不好,那我们就要引起关注了。
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孩子可能特别没有安全感;一个是,他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不会自己主动停下来,因为在过往经历当中,他只要一哭,就会有人来哄他。所以,他不是为了释放情绪而哭,而是想用哭去吸引家长的注意。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有了情绪,能不能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不能,我们就在以后养育中多做调整了。
③帮助孩子理解和梳理情绪
[i]能够理解情绪,是孩子获得社会参照力的基础。
社会参照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能够通过身边的人(通常是妈妈)的一些表情作为参照,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妈妈开心,他就会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很好;那如果妈妈不开心,她就会警惕,是不是要规范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对大人的面部表情非常敏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经常和孩子做一些情绪的表达,如,妈妈笑了,因为很开心;宝宝笑了,你一定很开心。
除了这些开心、伤心这类简单的基础表情语言以外,我们还可以设置激动、沮丧等更加复杂的情绪语言。这样,孩子到1岁半左右,就能够清楚地识别父母的表情了。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猜情绪的游戏。
我们可以让妈妈表演,孩子猜,告诉孩子,这个表情是开心,这个是难过……
也可以让孩子表演,妈妈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游戏,孩子会非常喜欢,他会做出各种的鬼脸。甚至我们都很难猜出来,他到底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这时,我们可以把宝宝的表情拍下来,或者把他带到一个镜子面前,告诉他:宝宝你看,你现在的情绪很逗。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情绪箱”,或者“情绪墙”。每次我们自己或者孩子发现了一些新的情绪,就把它写下来,或者画出来。然后,放在情绪箱或者情绪墙里面,慢慢积累起来。
④帮孩子划清两条界限,解决问题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划清界限。
[i]一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要划清界限,即孩子所有的情绪,妈妈都是认可的,你有任何情绪都可以跟妈妈表达出来,但是你的这个行为是不对的。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接纳孩子的行为。
[i]二是,大人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要划清界限,我们不要将自己的情绪撒到孩子身上,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拿孩子出气。
比如第一个案例。当时姥姥有了情绪,确实应该走到另外一个房间,跟孩子隔离开,这样有助于她把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为进一步跟孩子沟通创造条件。
但是姥姥在给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划清界限之后,并没有再往前走一步,这是比较遗憾的。她其实还需要跟孩子明确什么样的动作是不被允许的,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的这个行为一再发生,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李开复曾说:“在任何领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在成功的层面上,情商比智商重要几倍。”
而情商最基本的,就是情绪管理,帮助孩子从小做好情绪管理,将为他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切,都从我们自己做好情绪管理开始,一起共勉。
欢迎光临 滴答网 - 澳洲中文网_澳洲交友_澳洲租房_澳洲房产_澳洲旅游_澳洲汽车_二手市场_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http://sydney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