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7成海鲜来自海外 保护团体吁修标签法明示产地

2014-10-17 10: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3| 评论: 0

  (本报讯)一个呼吁改革海鲜标签法的团体声称,在澳洲销售的逾7成海鲜都是进口的,但由于澳洲针对海鲜的标签法存在漏洞,因此很多餐厅和零售商就可以隐瞒热门海鲜的产地和种类,使得消费者无法做出知情选择。

  周四,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和澳洲海洋保护协会(Australian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发起了Label My Fish的宣传活动,要求澳洲政府将相关法律与欧盟的标准接轨,即在海鲜标签上标明来源地、种类以及捕获或养殖的方式。

  澳洲绿色和平组织的首席执行官David Ritter称:“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吃澳洲牛秋(flathead),但事实上它很有可能是一种进口的更加便宜的南美鱼类,而且是一种属于完全不同科类的鱼。但是在酒馆、快餐店的菜单或冷冻包装上,并无可告知我们真相的相关标签。”

  美食家Matthew Evans在SBS的What's The Catch节目中透露:“我们在澳洲吃到的72%的海鲜都是进口的,即便超市中出售的鱼声称它是在本地包装的,它也很有可能不是在这儿捕获的。”他称,鱼类的标签通常都很简单,而且有意弄得模棱两可。

  获得诸多明星厨师、学者、Taronga Zoo和Zoos Victoria支持的Label My Fish联盟称,更加清晰明了的标签内容将会鼓励人们采用可持续的捕鱼方式,提高本地的渔业经济产值,同时加强对于公众健康的保护。

  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表明,湄公河三角洲的特有鱼类波沙(basa)根本就不是海鲂(dory)科的,但它却常常被当作“太平洋海鲂(pacific dory)”来销售。三分之二的澳洲肺鱼是从亚洲进口的。

  健康专家称,孕妇和6岁以下儿童应限制某些鱼类的摄入量,比如鲨鱼(通常切片销售)、鲶鱼(catfish)和罗非鱼(orange roughy),因为其中的含汞量可能危及他们的健康。Ritter称:“但现行的标签法却让孕妇无法遵循这一警告。”

  但澳洲餐厅和餐饮业协会(Restaurant and Catering Australia)反对这样的呼吁,声称若要遵守拟行的规定,该行业料将损失3亿/年。新法带来的“繁重”任务包括升级菜单、重新配置后端系统等。它的首席执行官John Hart称,70%的进口海鲜是通过“各自为政”、“不规范”,甚至经常中断的供应链进入澳洲的,因此就连供应商也很难提供关于其产品的详细信息。

  MoVida餐厅的首席厨师Frank Camorra每天都更换其新西班牙风格的菜单。他表示支持这项活动。他称他的供货商——雪梨的Joto和墨尔本的Clamms Seafood——“十分清楚是谁捕获了那些海鲜,以及牠们是如何被捕获,在何地被捕获”。“对我来说,这就是常识。人们不仅想要知道它们来自哪个州,而且还想知道它来自哪个区域。”他在此处所指的是浪蛤(surf clam)、对虾和扇贝。

  绿色和平组织称,新的标签法将有益于那些采取可持续捕鱼方式的本地和海外渔民。这类渔民的产品通常很难与更廉价的进口产品相抗衡。Port Phillip Bay的渔民Louis Hatzimihalis已经不再捕获箭鱿鱼(arrow squid)和扇贝了,因为来自中国和南美的进口产品更便宜。“我们无法以那样的价格进行捕捞。但二者的质量绝不能相提并论。”

  参议院目前正在对海鲜标签法进行调查,预计将于12月4日提交一份报告。

  

  图说:MoVida餐厅的首席厨师Frank Camorra呼吁让海鲜产品的标签更加清晰明了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