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归海不归讨论后的反思

海归海不归讨论后的反思

----兼评天大海归姚庆伟遭解聘事件

索额图

万维网征文活动,起源于几年前老索给万维编辑部的一个建议。万维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在二零零八年二月发起了建网十周年征文活动。海归海不归讨论已经是第二次征文活动,从参与征文的文章数和点击率来看,这次活动应该说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从应征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性看,老索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本文并不想评价谁的 文章写得好,谁的思想水平高,而是想从征文中忽略的重要问题谈起,探索一下留学一代人思想认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缺乏群体意识。

1. 留学一代是不是心理整体失落?

许多年前老索曾想写一篇题为《出国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的文章。我们这代人出国时几乎慌不择路,学业上急功近利,择业时饥不择食,工作中又漫不经心,危机中垂头丧气;想回国心有不甘,继续海漂则是混吃等死;混得好的廖廖无几,比国内同学的成功率低得多;混上去的根基不稳,说不定哪天负气出走······总结 起来,道路曲折,前途不明,怀才不遇,思乡心切,虽然都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才能,人生的价值仅限于服务于雇主,只能做螺丝钉,典型的大材小用。出国一 代之所以如此狼狈,皆因急功近利、丢掉了人生的大方向(缺乏理想)所致。高科技泡沫给了我们移民的机会,同时也葬送了大批风华正貌才子们的前途。如果说 “出国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太过悲观,留学一代心理整体失落也许并不夸张,其中男性比女性的问题更为突出。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关心海归海不归的问题,大 概都源于长期狼狈生活、内心彷徨而触发。让这代人继续海不归的决定性因素恐怕仅仅是这里的高工资而已。

2. 留学一代是不是爱国的?

近现代史上的海归们,当他们决定回国时,想必需要决定的因素也不比我们少,但是是什么原因促成那一代代人抛弃婆婆妈妈一堆琐事、放弃海外优裕生活而回国的呢?我以为是爱国思想。为故国效力、为民族复兴做贡献是他们那代人的普遍理想, “这 些人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也就是被列宁批判的‘小资产阶级民族偏见’。通过比较学习,这些留洋生去除了自身源自故土文化 的愚昧和自私,懂得了国家民族兴衰与自己的切身利害关系,看到了故国的落后和潜力,找到了民族复兴的前途和方向,在西方‘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怀着对 故国的满腔热诚和忧患,毅然踏上回归之路,投入实业救国或者民族革命运动中。”(《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辨析》)

“爱国不分贵贱贫富,不论立场信仰,不以政治为好恶,不随境迁而改变;爱国不是高级修养,不为谁独有,而是一种朴素感情,如血缘般难以割舍;爱国不需要谁来认可,贡献了并不图回报”! 万维网的主要读者应该是我们出国的这一代人。一场征文活动应该是一次思想大交流大讨论。可是这代人交流讨论的结果,仍然在归与不归的表层问题上纠缠,没能 结合海归历史与故国现实深入具体讨论,产生有深度有代表性的思想认识或结论,这就不能不让旁观者疑惑:“难道你们留学一代的脑子里只有自己、家庭、孩子? 这样的一群连朴素的爱国情操都没有的人,如果你为逐利而回国,你和普通求职者没有什么两样,故国为什么要请你回去抢国人饭碗、为什么要制定政策支持你、保 护你?!”这是否由于“人一旦不想国家的事以后,剩下的只有家里的那点儿事了,人自然会变得狭隘自私懒惰”? 爱国这样的题目对于我 们这代人是不是已经变得很陌生或很“奢侈”了?或者脑子里仍然揣着“爱国就是爱党、所以我不感兴趣”的想法?海外华人与故国的关系,就像夫妻一样,没了感情,形同路人,也能凑合着过,如果入了外籍,就像离了婚的夫妻,客观上和故国就没什么关系了,如果不能在客土找到归属感,这些人基本上是自生自灭的一群人 而已,精神状态也许不及非洲部落族人健康。继续关心故国或者讨论海归海不归问题,说明这“离婚”也许是假离婚。

老索以为,并不是留学一代不爱国,而是这代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需要一种群体性意识----共同的精神支柱或精神寄托。有人选择了基督,更多人选择炒股和上网,但这并不能解决留学一代精神世界空虚的普遍问题。大家热衷于参与海归海不归的讨论恰恰说明,在心底里,这代人还是爱国的。

3. 海不归们为什么对海归们的不幸漠不关心?

“海归海待仍然是一个非常小、特殊、敏感的群体,这个人群的生活轨迹与思想状态高度相似,每一个人或家庭的痛苦不幸都会引起这个群体集体式的条件反射,正所谓 同病相怜。新来的归去的都是同类,死一个海归,会在所有海归海待的思想记忆中留下创伤,败一个下阵,他的故事就会归入这个群体的生存宝典广为流传。”天大姚庆伟遭解聘事件在国内沸沸扬扬,由于天大领导人处理失当,使许多待归者心生顾虑,对国家引进人才的战略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本应是我们海归海不归讨论的重点问题。据说美国某校当年收到十几个来自同一学校的入学申请,申请者几乎都做过学生会主席,让人不能不怀疑其真实性。如果海归了,让人翻出来当年申请造假文聘作废,这些人是去是留呢?

中国人传统上本是一个不爱守规则的民族,特别是当代中国道德沦丧,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非常普遍。可是人同时又在变化提升,今天的他也许已经脱胎换骨,完全不同于昔日的他。如果揪住别人的无法改变的历史问题不放、而忽略其现实人的价值和作用,不留人以余地和宽容,那就和文化大革命一个样了。美国社会的许 多恶性问题正是其一棍子打死人式的严苛法律造成的恶果,而中国传统道德社会以感化为主、惩戒为辅的做法,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不把人逼向死角而再生事 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警察做为执法者引诱别人犯罪本身也是犯罪,所以美国警察在制造出姚庆伟事件后自知在法律上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起诉姚本人,不了了之了,也就是说,姚庆伟在美国并没有犯罪。我们总不能把动机说成犯罪,如果连动机都惩罚,恐怕东西社会芸荟众生都得去信佛或净身才能免除犯罪之忧!天津大学的不智在于,把海归人才当民工打发了,完全忽视姚教授归国创业为国贡献这一难得的义举;姚教授建实验室的钱本是国家专项因姚教授而落户天大,天大 把投资人的事也坏菜了,投资人关心的是能不能出成果,谁管你个人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养了二奶小仨的照样做官当长就是明证!天大丢了西瓜找芝麻,人财 两空,而且把后来人的路都堵了,恐怕再没有海归敢去天大应聘了。如果天大当时义正辞严宣布,姚教授学术领先,成绩卓著(从北伊大的教授和天大的教师学生那 里了解到,据说此人学术专业上确实了得,同事学生都很佩服,完全不是网上有些劣人编造的那样,他的文章专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他在天大短短半年内已经 有了初步成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才,是能抓老鼠的猫,有缺点既往不咎,我们继续用!相信教授姚会倾其智慧贡献天大一辈子,相信天大校长因此有机 会被提名教育部长的!

做为海不归,我们对两边的文化和习惯都有了解,本可以发挥我们的有利条件,对国家的海归政策和执行环境提出我们的基本诉求,形成一个系统的想法,对我们同类 的命运表示关心,摆明白孰重孰轻,形成一个鲜明的态度,发出一个响亮的声音,让国家了解海待们在想什么,帮助国家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解决各地政策执行中的 问题,为海待们扫清回国的道路,至少也可以为正在与命运搏斗的海归们提供一些精神上的帮助。遗憾的是,除老索之外,几乎没有人谈及此事,似乎事不关己,高 高挂起。网络已经把大家联络到了一起,但留学一代人在思想上仍然是一盘散沙,缺乏群体意识,中国人的自私秉性并没有因海外生活的阅历而改变,传统农民目光 短浅不识大体的毛病同样发生在我们这些所谓的高阶人群身上,我们比海归前辈们差远了!正如鲁迅所言“一代不如一代”!再比如当年贺梅夫妇,讨要亲生骨肉天 经地义,即使夫妇两人前边做错了,但在讨要孩子这件事是绝对正义,可是我们网上许多人激烈申斥他们两人的不是,完全忘记你某一日也可能遭遇和他们一样的不 幸,幸亏大侠岳东晓出手相救,要不然贺梅夫妇不被官司折腾死,也会被这些不明事理的中国同类气死!

海不归们是不是已经麻木了?
生活呀,有乐也有愁
回复 2# wjq5767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